高血压

高血压必须知道的事,建议收藏
2022-08-12 15:10:07
国家心血管病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,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 23%,差不多 5 个人就有 1 个高血压。但遗憾的是,只有 14.5% 的人控制良好。也就是说,有接近九成的高血压患者,还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。



高血压被称为「沉默的杀手」,因为它可以不知不觉中破坏人体的动脉、心脏等重要器官和结构。如果长期任其发展,一旦引发非常明显的症状,往往是心梗、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。



什么是高血压?


①在心脏收缩时,心室的血液泵入全身时血液对动脉壁产生压力,这就是血压。血压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没有血压,血液就根本不能流动。





②心脏驱使血液流动,当血液向循环系统施加持续异常的高压力时,就会发生高血压。心室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称之为收缩压(高压),心脏舒张时血管回缩、压力下降,这时测得的压力为舒张压(低压)。毫米汞柱(mmH g)是血压的单位。成年人收缩压的理想值低于120mmHq,舒张压低于80mm Hq。如果非同日、3次在诊室、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,收缩压持续≥140mmHg[1],和(或)舒张压持续≥90mmHg,就属于高血压。



高血压患者约有50%以上没有任何症状,只是在例行体检时发现,或因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。而另一些人会因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就诊,测量血压时发现高血压。一些人由于无症状而不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,而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,检查时发现已存在心、脑、肾的损伤。






这些不良因素会招来高血压


     1、高钠、低钾膳食


     高钠、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,钠盐(氯化钠)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,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。




     我国大部分地区,人均盐摄入量12~15g/天以上,钾摄1.89g,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4.7g。




     2、超重和肥胖


   据统计,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5%~30%。体重指数(BMI)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,BMI≥24kg/m2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~4倍,腰围男性≥90cm或女性≥85cm,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。






     3、饮酒


     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,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。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,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发作。





     4、紧张


    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。





     5、缺乏体力活动


     适量运动可缓解交感神经紧张、增加扩血管物质、改善内皮舒张功能、促进糖脂代谢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。





     6、其他


     吸烟、血脂异常、糖尿病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。





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



NO.1 适量的运动




高血压患者一般可以通过适度的运动来控制自己的体重,而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胆固醇的产生,增强自身的免疫力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最好养成平时经常运动的良好习惯,且建议患者选择一些有氧运动,如:步行、慢跑、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。研究证实,经过适量的运动,高血压患者确实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,甚至完全退出药物治疗。




NO.1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




保证睡眠是机体健康的前提,很多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之后都会出现睡眠障碍,所以必须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,每天按时起床,按时睡觉,早睡早起形成一种条件反射,就能够维持血压的平稳,有助于身体的健康。








推荐阅读 更多>

正在生成我的二维码,请稍后...